科普教育

“大桥主缆竟然是由几万根钢丝组合而成的”“原来很多隧道都是通过这个盾构机掘进出来的啊,太高科技了!”这是茅以升纪念馆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听到最多的感慨。5月25日-6月1日,茅以升纪念馆根据中国公路学会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公路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组织中小学及高校学生以“弘扬茅以升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开展了为期八天的科普宣讲和系列科普活动,以三项主题活动开启茅以升纪念馆改造升级后新篇章。

图片


开展茅以升纪念馆开放日活动

图片


分20余批次组织1000余名学生进入馆内参观学习、科普教育,通过丰富的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和多媒体技术,生动讲述了茅以升先生从个人理想的追求到服务国家社会的转变与成长,全方位展示了他一生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沉浸式开展了中国桥梁知识宣传和江苏桥隧建管养发展历程科普。 

茅以升精神“科普进校园”

图片

茅以升纪念馆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茅以升实验学校,讲述茅以升爱国先进事迹,通过让同学们自己讲一讲茅以升精神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和感悟的方式,让茅以升精神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借助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方式,让茅以升科技强国的精神、习而学的理念进一步传承。

开展桥隧技术论坛活动

图片

在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江苏交控的指导下,打造更高质量专题科普教育。茅以升纪念馆承办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三十三届颁奖大会、第十二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联合《桥梁》杂志社、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桥梁隧道专业委员会召开“桥隧建设与管养技术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邀请了近20位院士、30多位专家及来自全国科研、建设、养护等单位的代表,为前来参会的900多名土木与交通、建筑和铁路等方面的高校师生、工程技术人员等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

本次公路科技活动周开展以来,近2000名观众参观了茅以升纪念馆和茅以升桥隧科技馆,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我国桥隧工匠在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激励下建造一座座“世界之最”大桥和隧道的艰辛历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了必然要求,科普教育和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显得尤为重要。茅以升纪念馆将继续履行好时代赋予的使命,加强与科研机构、学校和企事业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发科普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科普活动,讲好茅以升爱国故事、传承好茅以升科学精神。